第一卷 莫回头 第六章 斥责-《天道酬秦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王后,你可知秦川于雍城几年了?”秦国公放下竹简,抬头问道。

    “回君上,再有几个月就三年了。”王后思索片刻回答道。

    “三年了,时间也不短了,开春之前将秦川送到西陲族地吧,让他在哪里待几年,好让他知道秦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的。凭的不是礼法宽容,王道教化。赳赳老秦,共赴国难,岂是一句戏言。”秦国公脸色依旧不好看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君上不可,秦川尚且年幼,西捶之地本就荒凉,万一有个不测...请君上收回君命。”赵氏匍匐拜倒在地。

    “请父亲收回君命。”太子驷也俯身下拜。

    “寡人之意已决,你等无须求情。”秦国公大手一挥,拒绝了两人的求情。

    卫鞅坐在案几后,一言不发。事情发展到这里已经成为了秦国公的家事,他一个臣下,是没有资格发表评论的。

    说完这些,秦国公的心情似乎好了一些,平顺了一下心情之后,便对卫鞅说道:“不知太子此次的考教作答如何,可令先生满意。”

    卫鞅自知无法回绝秦国公的意思,于是躬身行礼道:“太子回答尚可,我会在闲暇之余抽出时间对太子进行教导。”

    “好,那太子就麻烦先生了。”秦国公一脸微笑的说道。

    随后便准备拜师敬茶,但是卫鞅却说现在太子只是自己的记名学生,而且他们学派除了正式的弟子需要拜师敬茶,记名弟子是不需要敬茶的。

    听了卫鞅的话,秦国公也点点头,一些学派的规矩总是不同于常理。之后,王妃赵氏看了卫鞅一眼,拉着太子离开了议政殿。国事她还是少掺和为好。

    此间事了,卫鞅便起身行礼告退,离开了国公府。

    走在栎阳城的街道上,卫鞅仔细回想今天的事情,总有一种感觉,今天发生的一切仿佛是国君与王后可以营造出来的,而且对于太子的文章,他始终充满了疑惑。

    纵然太子在王都接受的教导比秦川好,但是自己出的问题只是临时想出来的,并未告知别人,太子的答案竟然暗含自己的变法主张,这就引起了卫鞅的注意。

    不是太子答的不好,而是太子答得太好了,反而不是他这个年龄能想到的。

    越是细想,心中越是充满了疑惑,再次想到之前自己与秦川的问答,心中一横,快步走到府中,牵出一匹快马,急匆匆的朝着城外赶去。

    卫鞅出城的消息传到王后耳中,王后赵氏看着跟侍女玩耍的太子,嘴中轻笑道:“木已成舟,看你如何翻身。”

    雍城,国君府,秦川懒洋洋的躺在屋外,享受午后温暖的阳光。此时已是深秋,早晚已经有了一丝的凉意。

    “偷得浮生半日闲,要是在来一壶温茶,那日子...啧啧啧...绝了。”秦川眯着眼,自言自语的在那幻想着。

    不多时,就在秦川昏昏沉沉的即将睡着之时,一道黑影挡住了阳光,顿时将秦川惊醒。等睁开眼就看到卫鞅正脸色阴沉的盯着自己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