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莫回头 第十七章 世事难料-《天道酬秦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就在甘龙即将经受不住卫鞅身上散发出来的压力的时候,一道军士的身影急忙跑入国公府,看到两人之后,赶紧下跪,高举着一卷竹简大声说道:“君上有令,请二位大人过目。”

    听到军士的话,卫鞅身上的气势顿时一收,而甘龙则是挥了挥衣袖,扭头对着军士招招手,那个军士便恭敬地将那卷竹简递到甘龙的手中。

    甘龙举了举手中的竹简,仿佛是知晓竹简上的内容一样,面带微笑,看着卫鞅说道:“大良造,你先看?”

    卫鞅皱了皱眉头,看着甘龙手中的竹简,心中顿时有一种不妙的预感,但是依旧面不改色,摇摇头拒绝道:“还是甘城令先吧。”

    甘龙也不客气,随手便将竹简松开,当看到上面的内容,皱了皱眉头,随后便喜笑颜开,大声的读出了上面的内容,而卫鞅听到之后,则变得非常难看。

    “雍城之事情,寡人已经知晓,念太师年事已高,以往种种既往不咎,希望甘家之龙能够为国奋勇杀敌,建功立业。秦川虽年幼,但是手段残忍过激,需要严加管教,特令其迁徙至西陲之地,磨练心智,以后为我大秦国上阵杀敌,将功补过。”甘龙大声的念完,将手中竹简递给一脸铁青的卫鞅。

    卫鞅面色阴沉,反复确认了竹简上的内容准确无误后,便将竹简递给了一旁的车英。

    此时车英已经完全呆了,下意识的接过竹简,没有翻看竹简上的内容,只是呆呆地看着前方,嘴中不断重复着:“不应如此,不应如此啊?”

    而秦川则是一脸的委屈,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最后竟然是这样的结果,虽然只是发配到西陲之地,但是对于他来说内心依旧感觉到一阵难受。在他的印象当中,对于秦国公,他的父亲,只是有一个很模糊的印象,谈不上亲情,更谈不上熟悉。他不奢求秦国公能够尽到一个做父亲的义务,但是那毕竟是自己的父亲,也不能如此的不闻不问,草率的做出这样的决定。

    当打伤甘武乾后,他就等着秦国公的到来,听他斥责一顿,甚至做好了丢掉命的准备。但是令秦川都没有想到的是,没有等来秦国公的到来,只是等来了一卷发配的命令。

    或许在他心中,一直没有把自己当做儿子看待吧。秦川在心中默默的想着,眼泪却是顺着眼角流了下来。

    看到卫鞅与车英的表情,甘龙心中无比的畅快,想到那个孩子就要被发配之后,心中更是无比的兴奋。长路漫漫,有的是时间让他完成一些不为人知的安排。

    “君上圣明。”甘龙高喝一声,随后一脸悲痛的看着两人,说道:“既然君上以有决断,我等做臣子的自然要听从,只是可怜了我那孙儿,可怜了我甘家就要绝后了。”

    “来人,好生看管国公府,务必不能让贼人逃脱,否则我等如何向君上交差。”甘龙对着身后的护卫说着,而眼睛则是一直盯着秦川。

    一众护卫纷纷应是,纷纷面露不善的看着秦川。

    “甘城令好手段,在下受教了。只不过人在做天在看,甘城令小心今日之因,导致他日之果。”卫鞅一挥衣袖,冷声说道。

    “哈哈,老夫都要绝后了,何惧因果报应。若有因果,老夫接着便是。”甘龙没有丝毫客气的反驳着。

    卫鞅不理会甘龙,扭头看着一脸委屈神色的秦川,走到近前,小声的对秦川说道:“这次是先生对不起你,不过你放心,我与车英这就回都城,为你讨个公道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