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一六章 备战山寨-《家父唐高祖》
第(1/3)页
李智云凭借前世的记忆与后世的研究,早已胸有成竹:制作反曲弓!他召集张正、蔡虎和山寨几位能工巧匠,在简陋的工坊里铺开图纸。
“诸位请看,此乃反曲弓。”他指着图纸上独特的弧形结构,“寻常单体弓,射程不过一百二十步。而此弓,可达两百步!非但射程几乎倍增,其精准度与开弓之便,亦非前者可比。”
窗外吹来的山风卷起他月白袍角,露出的半截箭袖上还沾着晨起绘图的墨渍。制作反曲弓,是材料力学与工艺精度的完美结合。李智云事无巨细地讲解:“弓臂乃弹力之源,需选用上佳紫衫、榆木或桑木,纹理务必笔直如尺,绝无结疤虫蛀。取料后,切割为弓臂毛坯,两端精心雕琢出安放弓弦的‘弦弭’(凸起的小钩或凹槽),弓身由中心向两端渐次收窄,形成关键的‘反曲’弧线——未上弦时,弓臂末端自然弯向射手,此乃蓄力之秘,开弓瞬间,能迸发更强弹力。”
“反曲结构,需用层压之法:底层铺硬木承压;中层以牛筋、鹿腱等动物肌腱纵向密铺,赋予其强劲拉力;表层则贴合坚韧的牛角片、羊角片,横向加压,增强抗压之能。三者以鱼鳔熬制的上等胶粘合,再以特制模具固定其完美弧度,阴干定型。”
除了反曲弓,李智云还亮出了另一张王牌——神臂弩的草图。
“此乃古之利器,单兵射程之冠!”他眼中闪着光,“弩身取山桑木,弩弰(弩臂)用檀木,蹬子(脚踏环)与枪头(弩箭镞)需精铁锻造,弩机核心‘马面牙发’(扳机与挂钩)则以青铜精密铸造,弓弦则用麻绳混以丝线精心搓制,务求匀称坚韧。”他详细分解了每个部件的选材、加工要点,特别是弩机的组装调试,“各部件衔接务必严丝合缝,弓弦张力需反复调校,最终试射校准,直至百步穿杨!”
重任落在张正、蔡虎肩上。两人本就是武将出生,对兵器有着天然的痴迷,又长期追随在李智云身边,耳濡目染之下,对器械制造也颇有心得。李智云将材料清单、制作方法、工艺要领等倾囊相授。两人立刻领命,风风火火地组织起山寨中所有懂木工、铁艺的匠人制作反曲弓和神臂弩,工坊内炉火日夜不息,锯凿锤打之声不绝于耳。
两日后,李智云巡视工坊。张正捧着一件刚成型的弓臂毛坯,既兴奋又忐忑地呈上:“王爷您看,这是按您说的法子做的第一件。”李智云接过来,指腹抚过略显粗糙的木面,仔细检视其弧度、弦弭的雏形,点了点头:“嗯,形制无误,工艺虽粗,路子是对的。打磨上漆后,应堪大用。”
张正松了口气,随即又皱起眉头:“王爷,这弓臂做好后,需阴干六七日方能打磨刷漆,最后上弦。一张弓从木料到成品,耗时着实不短。代失毕扬言五日后没有答复便发动进攻,这……时间上来得及吗?”他的担心溢于言表。
李智云却从容一笑:“这你不用担心。代失毕放言五日后进攻,不过是恫吓。他调集大军、筹措粮草辎重,哪一样不需要时间?加上路途行军,我料其最早也要半月之后方能兵临寨下。时间,还充裕得很。”
这时候,杨姓侍卫快步走来,双手捧着一只沉甸甸的粗布口袋,脸上带着风尘和一丝兴奋:“王爷,找到了!按您的吩咐,山寨的兄弟引路,在二十里外的狮子岭,果然寻着了此物!”
李智云眼中精光一闪,接过布袋。解开绳结,几块形态不规则的黄色石块滚落掌心。石块表面粗糙,布满细密的麻纹和砂孔,断面更是呈现出独特的蜂窝状结构。一股淡淡的、刺鼻的硫磺味弥漫开来。
“王爷,这是何物?”张正好奇地凑近。
第(1/3)页